各市教育局、語委,省語委各成員單位,各高等學校:
現將《山東省貫徹〈國家語言文字事業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〉
實施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實施意見》)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實際做
好組織實施。
《實施意見》是“十三五”時期指導我省語言文字事業科學
發展的重要遵循。各市教育局、語委和各高等學校要深刻學習領
會,認真貫徹落實《實施意見》中提出的目標任務,啟動實施重
點工程,落實保障措施。要加強對語言文字事業的統籌管理,進
一步推動本地區各級政府擔負起語言文字工作的主導責任并切
實加強對語言文字工作的領導和支持。
各市教育局、語委和各高等學校要把推動語言文字事業發展
作為重要職責,把落實《實施意見》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工作的重
要任務。各行業主管部門和各級語言文字工作部門要明確責任和
分工,根據本行業、本地實際,制訂實施方案,確定重點任務時
間表、路線圖,加強領導,精心組織,確保實施意見提出的各項
目標任務落到實處。
山東省語言文字
山東省教育廳
工作委員會
2018年 1月 15日
— 2 —
山東省貫徹《國家語言文字事業“十三五”
發展規劃》實施意見
為貫徹落實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》、《山東省實施<國家通
用語言文字法>辦法》(以下簡稱《山東省實施通用法辦法》),全
面實施《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(2012
—2020年)》(以下簡稱《國家語言文字規劃綱要》)、《山東省實
施〈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(2012—2020
年)〉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山東省實施規劃綱要意見》)、《國家
語言文字事業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、《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
發展規劃綱要(2011—2020 年》)(以下簡稱《山東省教育規劃
綱要》)《山東省教育事業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,明確“十三五”
期間山東省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,制定本實施意
見。
一、“十二五”以來取得的成就
“十二五”以來,我省語言文字工作認真貫徹落實《國家通
用語言文字法》和《國家語言文字規劃綱要》,圍繞“大力推廣、
科學保護、提升能力、弘揚文化、構建和諧”目標,以推廣宣傳、
規范化建設、培訓測試、語言資源保護、科學研究、社會服務等
六大行動為引領,有序有效推進各項工作,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
績和進展,為山東經濟發展、文化繁榮、科技創新、對外交流、
社會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— 3 —
深入開展語言文字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和貫徹活動。認真落
實《山東省實施通用法辦法》《山東省實施規劃綱要意見》,我省
語言文字工作進入了依法管理、依法建設的新階段。
穩步推進城市和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。2015 年全省 20
個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全部完成。到 2017年 11月,105
個三類城市中的 76 個完成評估驗收,完成率達到 73%。城區普
通話基本普及,社會用字規范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。學校語言
文字工作管理體制機制日趨完善,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創建持
續深入開展,累計建設國家級示范校 58所,省級示范校 858所。
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深入開展,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系列活動
成效顯著。組織開展誦讀、演講、書寫大賽、啄木鳥行動和“推
普下鄉”等活動,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應。通過開展“書法名家
進校園”、“朗誦名家進校園”、“快樂漢字”競賽、“中國漢字聽
寫大會”山東省總決賽、“中國詩詞大會”山東海選活動、全媒
體年度漢字評選、全省職業院校學生中華經典誦讀大賽、“墨香
書法”讀書系列活動、“杏壇翰墨”教師書法大賽等,進一步推
動了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,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提升
了師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。
不斷加強全省語委干部隊伍建設及能力提升。目前全省共有
省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近 5000人,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 300
余人。建立了城評工作省級視導員、普通話測試省級視導員及省
級審音員“三支隊伍”。共舉辦各類語言文字工作省級培訓班 34
— 4 —
期,選派語言文字骨干人員參加國家 62 批次的各類業務培訓。
通過培訓,提高了語言文字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,提
升了全省語言文字工作隊伍整體素質。
普通話測試管理有序健康規范。全省共設立普通話培訓測試
機構 129個。普通話測試人數和范圍逐步擴大,全省共累計完成
普通話水平測試 637.6萬人次,其中“十二五”以來,累計測試
324.4 萬人次,占總測試量的 51%。計算機輔助測試覆蓋面進一
步增大,全省超過 50%的測試機構使用計算機輔助測試,全部測
試機構使用智能管理系統,普通話水平測試數字化程度進一步提
高,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大幅度提升。
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及語保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。在全國率
先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山東庫建設工程,成立專家隊
伍、制定規范標準,在語言資源保護方面起到了先行先試的示范
省的作用。在 120 個方言調查點中,44 個方言調查點列入國家
“語保工程”,是北方官話片區調查點最多的省份。有聲數據庫
與語保工程建設統籌規劃,協同實施,做到“管理規范化、調查
科學化、檢查標準化”。已有 63個調查點完成調查任務,上交調
查成果,進入驗收程序,其中 37 個數據庫調查點成果完成驗收
順利結項,26 個語保調查點通過國家驗收。各項工作的健康發
展和有序推進,為開創我省語言文字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基
礎。
二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
— 5 —
“十三五”時期是我國推進“一帶一路”、精準扶貧攻堅等
重大國家戰略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
義現代化強國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,也是貫徹落
實《國家語言文字規劃綱要》和《山東省教育規劃綱要》的關鍵
五年。語言文字事業改革與發展面臨重大機遇和嚴峻挑戰。
從國際環境看,世界各國紛紛謀求擴大本國的文化影響力以
助推經濟發展,多元文化相互交融,語言競爭日趨激烈;從國內
發展看,語言與國家經濟、政治、軍事、文化等各項建設的關系
更加緊密,國強帶動語強,強語助力強國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
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拔尖創新人才,迫切需要提高國
民語言能力。語言產業和職業快速發展,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
點。做好語言文字工作將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,為打贏全面小
康攻堅戰奠定良好基礎。
“十二五”時期,我省語言文字事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,
但是,也要清醒地認識到,面對社會發展對語言文字工作的新要
求,我省語言文字工作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。一是
新形勢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法規和《國家語言文字規劃綱
要》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需要創新。一些地方、部門和單位貫徹
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法規和《國家語言文字規劃綱要》的
自覺性還不夠高,對語言文字工作認識不到位,重視程度不夠,
工作難以排上位,導致社會重視語言文字工作的氛圍還不夠濃
厚。二是語言文字工作的發展還不平衡、不充分。地區之間、城
— 6 —
鄉之間、行業之間差別較大,一些地區和部門的語言文字工作機
構還不健全,人員不落實,經費沒有保障,亟待加強語言文字工
作者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;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還不理
想,農村、邊遠地區推廣普通話任務仍很艱巨,尤其是在農村地
區學校,還有部分教師實際普通話水平不達標,甚至不使用普通
話教學;三類城市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、有聲數據庫及語保工程
建設等工作在有的地方進程緩慢,甚至停滯不前;語言文字工作
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還不能適應經濟、社會、文
化發展,有的單位用語用字狀況落后于社會發展和國家要求;公
務員和窗口行業人員的普通話培訓測試工作開展難度較大,缺少
強制手段和約束機制;高校語言文字工作的管理體制和機制仍需
進一步完善;旅游行業一線導游人員的語言(普通話)講解水平
亟待提高。三是語言文字的行政執法體制和機制建設有待于進一
步加強。我省雖然建立了省、市、縣三級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統
籌協調,與行業管理、地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,但在實際運
行過程中,缺乏有效的執法手段和管理辦法。
語言文字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,是促進人
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,是涉及國家安全、政治、經濟、科技、
文化和全球利益等領域的綜合性戰略資源?!笆濉睍r期是全
面提升語言文字服務能力,開創我省語言文字工作新局面的關鍵
時期,機遇與挑戰并存,我們必須抓住機遇、迎接挑戰,全面推
進我省語言文字事業發展。
— 7 —
三、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
(一)指導思想。
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
大精神,以馬克思列寧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、“三個
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學發展觀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
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》《山東省實施通
用法辦法》《國家語言文字規劃綱要》《山東省實施規劃綱要意
見》,尊重語言文字發展規律,主動適應和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
略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,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、立足城鄉、
擴展領域,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,全面提升社
會語言文字應用能力,加強語言文字基礎建設和管理服務,科學
保護山東語言資源,打造孔孟之鄉語言文字工作特色,為加快建
設經濟文化強省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支持與服務。
(二)發展目標。
到 2020年,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實現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,
全面完成城市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,全面提升語言文字社會管理
服務能力,基本建成語言文字工作法治體系、語言文字信息化體
系,進一步完善語言文字工作管理機制。各級各類學校按規劃完
成語言文字規范化達標建設。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數據庫初步完
成建庫工作。
四、主要任務
(一)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。鞏固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
— 8 —
成果,以城帶鄉,以“創建語言文字示范鄉鎮”為重點,推進區
域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。創新開展街道、鄉鎮語言文字規范化宣
傳,鄉鎮學校全面實現語言文字規范化達標。大力提升農村人口
的普通話水平和語言文字法治意識。
(二)深化學校語言文字教育。將語言文字納入學校、教師、
學生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。深化語言文字示范校和書寫教
育特色校建設。加強普通話口語、漢字書寫、閱讀與寫作及語言
文字規范標準等方面的教育教學,支持高校語言文字課程建設與
改革,推動中等職業學校(含技工學校,下同)科學設置語言文
字相關課程,以提高語文鑒賞能力、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為重點,
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
程中要堅持使用普通話,正確使用規范漢字,努力提高傳統文化
素養和語言文字應用綜合能力。
(三)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。深化城市語言文字規范化
建設,全面完成三類城市評估。把語言文字規范化要求融入行業
管理、城鄉管理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,將城鄉語言文字規范化情
況納入文明城市、文明鄉鎮創建內容。深入開展語言文字示范社
區、示范街、示范崗創建。
(四)促進語言文化傳承發展。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在弘揚中
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,持續推進開展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,
加強中華經典誦讀推廣基地和研究基地建設,強化學校語言文化
傳承功能,加強中華經典學習資源建設。支持開展對山東省方言
— 9 —
調吟誦的普查研究與師資培訓,探索普通話吟誦與方言吟誦調傳
承課程開發與實踐。開展山東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和語保工程建
設,重點做好漢語方言調查和地方文化采集,建設山東方言地圖
和山東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展示平臺,促進語言資源的開發與利
用。
(五)健全語言文字法治建設。進一步加強語言文字法律法
規的宣傳教育,提升公民的語言文字法治意識。修訂《山東省實
施<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>辦法》。健全語言文字
依法管理和執法監督協調機制,加大語言文字工作執法力度。分
批開展語言文字執法調研和執法檢查。開展語言文字工作督導評
估,完善督導評估制度及方案。
(六)強化重點領域語言文字監管。加強黨政機關、學校、
新聞媒體和公共服務行業四大領域語言文字應用的監督檢查,推
動四大領域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,充分發揮其示范作用,引領全
社會推行普及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。推動行業主管部門
履行語言文字工作管理職責。開展政府網站、媒體、景區、公共
服務場所用語用字監測,定期發布監測報告。
(七)搭建語言文字信息化平臺。建設語言文字信息化平臺,
提升語言文字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,努力形成“有序開發、多元
投入、社會共享”的語言資源建設與管理機制。推動普通話水平
測試管理的信息化工作,大力推動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。
(八)提升公民語言文字應用能力。以學校為主陣地,全面
— 10 —
提升師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。通過各級各類學校、文化站,對
廣大市民進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訓。市、縣兩級設立推普培
訓基地,對重點人群開展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訓與測試,對導
游、進城務工人員等進行普通話培訓。
(九)構建語言文字社會服務體系。以“互聯網+”語言文
字益民服務工程為抓手,建設多層次的語言文字咨詢服務平臺。
實施語言文字人才儲備戰略,建立語言文字人才庫,建立應急和
特定領域專業語言人才的招募儲備機制,提升語言文字服務社會
的能力。支持高校、科研機構和社會團體以多種方式為社會提供
語言文字服務,招募推普志愿者,向邊遠地區、廠礦、農村地區
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。
五、重點工程
(一)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。緊緊把握普通話基
本普及縣域驗收這一攻堅抓手,堅持以驗促建的工作原則,結合
縣域居民普通話普及情況調查結果和我省實際,分解 3年工作任
務,制定全省縣域驗收工作進度表。各地制定驗收具體實施辦法,
明確工作目標和行動措施,把握標準,從易到難,結合三類城市
語言文字工作評估、語言文字專項督導評估、學校語言文字工作
達標建設等,通過開展宣傳、培訓、測試等工作,重點做好四大
領域從業人員的普通話達標工作和青壯年農民、外來務工人員的
普通話培訓工作,確保 2020年實現我省普通話普及率達到 85%
以上。
— 11 —
(二)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工程。大力推進全省各級各
類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達標建設及省、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
創建工作。鼓勵學校根據自身實際研發編寫語言文字教育校本教
材。開展四個“推動”活動:推動幼兒園將培養幼兒普通話傾聽
和表達習慣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環節;推動中小學加強普通話口
語、規范漢字書寫、漢語拼音等教育教學,將語言國情和語言學
常識等融入語文課程內容;推動職業學校加強學生職業語言能力
教育;推動大學語文教學改革,全面提升大學生語言文字素養和
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。加大《漢語拼音方案》推行力度,加強
學校漢語拼音教學。在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建立推普“一校一導師”
制度。實施農村教師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訓計劃。
(三)區域及重點行業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工程。全面完成
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的縣(市、區)要積極推進鄉鎮
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。每個縣(市、區)至少創建一條有代表性
的語言文字示范街、一個示范社區和一個示范鄉鎮。建立城市評
估復檢制度,促進已達標城市不斷提高語言文字規范化水平。將
語言文字工作納入省政府督導內容,促進各領域的語言文字規范
化進程。進一步提升機關、學校、新聞出版、廣播影視和公共服
務行業的語言文字規范化水平,適時開展行業規范化示范單位創
建工作。
(四)優秀語言文化傳承工程。實施中華經典誦寫講工程,
繼續深挖我省文化資源,推動經典誦寫講理論研究、課程開發和
— 12 —
教材研發,全面提升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能力和水平。不
斷豐富一年一度的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內容和形式,廣泛
開展傳統文化、紅色文化等主題誦讀展演活動“進學校、進社區、
進農村”,鼓勵各地打造特色活動品牌,開展“推普形象大使”
推選,啟動“經典誦讀示范?!眲摻ɑ顒?。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
化、經典誦寫講行動師資隊伍建設。支持開展“中華經典誦寫講
教學資源庫”建設,為中華經典教學和交流傳播提供教學資源和
信息支持。利用互聯網和電視媒體建設專欄品牌節目宣傳報道,
不斷創新經典教育傳播形式。
(五)語言文字法治建設工程。完善語言文字依法管理和執
法監督機制,加強語言文字地方配套法規規章建設,加強社會用
字規范管理。完善語言文字綜合執法機制,發揮語委成員單位的
作用,加大社會用字、漢語拼音應用監督管理。爭取人大、政協
加強對語言文字工作進行調研、視察。全面啟動語言文字專項督
導工作。將語言文字工作列入政府議事日程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
建設內容,列入教育事業發展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
和政府績效管理目標,建立督查考核和問責機制,制定語言文字
工作督導實施方案。初步形成省、市、縣三級督導機制,加大督
政力度,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認真履行語言文字工作職
責。
(六)語言資源庫建設和語言保護工程。根據分批建設方案,
科學保護和開發利用全省語言資源。按照“政府主導、專家承擔、
— 13 —
項目管理、社會參與”的原則,開展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山
東庫建設工作,積極承擔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建設任務。完成
全省漢語方言調查工作,形成系列成果,建設漢語方言有聲數據
庫及展示平臺。鼓勵地方建立方言博物館、編撰方言志。發揮大
數據語言資源庫的作用,加強對普通話測試、語音語料的保管和
開發利用。加強對各地方言民俗文化、經典誦讀傳承人及其優秀
作品等有聲語言文化資源的搜集、采錄和整理。支持開展對吟誦
的研究、搶救保護和傳承工作。
(七)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工程。推進語言文字信息化平臺
建設。完善“山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”網站,構建省、市、
縣語言文字工作信息化平臺。加強語言資源建設的統籌協調,促
進語言資源的開發和共享,為社會應用、政府決策和事業發展提
供技術服務與數據支撐。以云計算、大數據、智能化等新技術推
進工作管理和服務手段創新,推動“互聯網+”語言文字服務工
程,方便人們的學習和使用。
(八)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工程。本著內涵建設與外延發
展相結合的原則,進一步加強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管理,加強測
試站點建設,規范測試工作流程,擴大測試規模,保證測試質量。
推進培訓測試領域由城市向農村拓展,依托鄉鎮學校,分批對農
村地區青壯年進行普通話培訓。加快推進中職院校學生普通話水
平測試。全面實施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。逐步開展手
語和盲文的普通話等級測試。推動高等院校應用語言學學科建
— 14 —
設,建立語言文字應用研究基地。提升語言文字科研能力,設立
省級語言文字專項課題,積極組織申報國家語委科研項目課題,
積極參與國家語言文字重大項目研究;加大支持力度,提升科研
項目的經費保障水平;加強研究成果的轉化,進一步提升語言文
字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。
(九)語言文字服務工程。建立語言人才資源庫。廣泛吸納
雙語、多語、外語小語種、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不同語種等人
才,充分發揮國家級、省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等專家學者的作用,
建立省級突發事件應急語言人才和特定領域專業語言人才的招
募儲備機制,為大型社會活動和災害救援等活動提供應急服務。
支持和開展面向特定行業的語言文字服務,鼓勵高校和專業團體
為社會事業及語言產業發展提供語言支持服務。加強手語、盲文
規范化的推廣和研究工作,服務特殊人群語言文字需求。依托“互
聯網+”技術,建立語言文字服務平臺,為社會提供國家通用語
服務、方言服務、外語服務以及針對特定行業、特殊人群的相應
語言文字服務。
六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強組織領導,完善工作機制。
強化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建設,完善語言文字工作“政府主導、
語委統籌、部門支持、社會參與”的管理體制。進一步明確各級
政府對語言文字工作的主導責任,切實加強對語言文字工作的領
導和支持。省、市、縣三級政府和各高校要建立由分管領導任主
— 15 —
任的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;省、市、縣三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有專
門的語言文字工作內設機構及專職工作人員;相關行業建立和完
善單位領導分管、有人員專管或兼管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工作機
制;進一步完善高校語言文字工作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,充分發
揮高校在語言文字工作中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的作用。
進一步將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納入文化建設規劃、文明城市
文明單位創建、教育名校創建、教育教學督導、普法宣傳教育、
新聞出版編校、廣播影視制作、工商行政監管和城市市容管理等
范圍,形成長效工作機制。健全工作激勵機制,按照有關規定適
時對在全省語言文字事業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予
以表彰獎勵。
(二)加強人才培養,提供人才保障。
加強語言文字干部隊伍建設,改善工作條件,穩定干部隊伍,
定期開展語言文字政策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,不斷提高語言文字
工作隊伍的政策理論水平、業務知識儲備和管理實踐能力,建設
高水平、專業化的管理隊伍和業務骨干隊伍。
加強語言文字事業人才庫建設。充實全省語言文字事業人才
資源數據庫,通過國家培養、省級培訓,建設一支政策性強、專
業素質高、業務精良的語言文字專家隊伍,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,
更好地服務和保障全省語言文字事業的改革和發展。
(三)創新宣傳教育手段,營造濃厚氛圍。
— 16 —
繼續開展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。充分利用新媒體和信
息化技術,搭建立體化、網絡化、常態化的多媒體宣傳與互動平
臺。加強語言文字工作方針政策、規范標準的宣傳,將語言文字
法律法規納入法制宣傳教育內容。切實增強全民國家通用語言文
字意識,營造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社會環境。
(四)加強科學研究,提升科研水平。
加強對我省“十三五”語言文字科研的統籌規劃,出臺《山
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科研項目管理辦法》,充分發揮相關高
等院校、科研院所的作用,加大對各級各類語言文字研究課題的
支持力度,做好成果的轉化、開發和使用,強化科研支撐的作用。
積極參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語言文化研究及“國家通用語言
文字培訓測試海外推廣基地”建設等語言文字對外交流與合作。
(五)加大資金投入,提供經費保障。
建立健全語言文字事業經費投入機制。語言文字工作經費納
入各級財政預算。加大對語言文字重點建設項目的經費投入。結
合扶貧攻堅工程,對農村、邊遠、貧困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
言文字進行經費傾斜;鼓勵各地區間對口支援和建立互利合作關
系;加強經費投入和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,提高經費使用效益。
抄送: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、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。
山東省教育廳辦公室
主動公開
2018年 1月 15日印發
校對:王濱韜
— 17 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