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執行力的方法、途徑和措施
一、提高執行力,領導的作用
1、提高執行力,領導要起到“領路人”的作用
“領導”的職責無非兩條,一個是“領”,一個是“導”。所謂“領”,就是要率先垂范,以身作則,不搞特權,充分發揮領導的模范和帶頭作用。所謂“導”,就是要在“領”的基礎上,把握方向和大局,及時解決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,糾正出現的偏差和錯誤,積極引導廣大員工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,促進學校的發展。2
2、提高執行力,中層干部要切實發揮“橋梁”作用
中層干部的主要職責就是承上啟下、上傳下達,既要對上負責,又要對下負責;既要吃透精神,把領導的意圖完完整整地向職工傳達,又要結合實際,把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全面地向領導匯報。好的中層領導要能獨立思考及獨立行動,指導他手下員工的活動——他們的工作。
3、提高執行力,建立和健全激勵機制對于提升執行力十分重要
所謂“知行合一”,就是“知”乃“行”的前提,需要加強學習,打造學習型的團隊,不斷提升學習力。古代兵法稱:“先廉恥而后刑法,先起親愛而后律其身”,也就是要讓人先知道什么能做、什么不能做,充分認識激勵和約束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這樣就能提升執行力。同時,提升執行力植根于每項工作任務之中,對每項任務都要明確目標,細化方案,強化執行,嚴格考核。以創新,把握細節,以創新力解決細節,因為細節決定成敗。
三、缺乏執行力具體表現與責任
在當下,執行力不強是許多人的通病。往往在制訂學習或者作息規律的計劃后,卻不能善始善終。其實,問題不是出在計劃或者堅持上,而是缺乏足夠的執行力,導致執行走偏乃至放棄。缺乏執行力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:
一是缺乏動力,目標感不強。覺得實不實現無所謂,對自己的現狀雖然不甘但也能接受,落實起來就拖拖拉拉無所作為。
二是缺乏責任心,不能自覺地貫徹要求。對自己有利的就執行,不利的就不執行。甚至找借口推卸責任。有問題就怪客觀原因,唯獨不從主觀上找原因,擔當不了屬于自己的那一份責任。
三是缺乏應變能力。某些計劃和實際脫節,個人好大喜功,倉促盲目,又不能及時修訂完善,在執行上缺乏可操作性,在目標執行過程中摻雜了較多的人為因素,隨意性比較強,也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,導致行不到位。
四是所處的環境還不夠健全。容易被他人干擾和影響,缺乏一個正面引導和積極向上的環境。
這些問題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,針對以上問題,總結了以下四個“感”:
1、要有一種“坐不住”的使命感。制訂了目標和計劃,就要有一種完不成任務就吃不香、睡不著、坐不住的使命感。只要任務一確定,就要不折不扣,認認真真,想方設法地去完成,把完成安排的工作當作自己的一種使命,忠于這份計劃。決不能坐在那里無動于衷,抱著完不完無成所謂的思想和態度。
2、要有一種“等不起”的責任感?!暗取?、“靠”、“拖”、“推”是做事情的禁忌。無論是何時、何地、何人、何種原因,都要做到今天的事情今天辦,當天的事情不過夜。決不能有今天等明天,明天等后天再做,晚一點沒關系的思想,雖然事情是小事,但一旦養成了習慣,在大事面前難免出現大錯誤。
3、要有一種“粗不得”的危機感。細節決定成敗,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,都要求我們必須細心、細心、再細心。稍不注意,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,小到鑰匙錢包丟了,大到文件、合同協議找不到,這些問題一發生就是大問題,哪還有心思干工作,又怎么能干得好工作!所以,我們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,隨時增強危機感,從點滴做起,從小事做起,防止粗枝大葉,杜絕“差不多”意識。
4、要有一種“懶不得”的認知感。執行力是一種工作水平和能力,個人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決定著執行力的高低,而這又是從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培養鍛煉出來的。所以,要培養自己好的學習習慣。一方面不斷提高自己,特別是學習業務知識,把學習當成必修課對待,入心入腦,深化認識,系統體會,持之以恒地學習。另一方面積極投入到實踐中,在實踐中發現問題,研究問題,提高自己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綜合能力。提升個人執行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,能力是基礎,態度是關鍵。我們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總結,不斷提高自身素質。時時刻刻、事事處處體現出認真負責,踏實勤勞的精神,逐步提高自己的執行力,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!
四、提高執行力,關鍵是做人的標準,做事的原則
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執行能力,必須解決好“想執行”和“會執行”的問題,把執行變為自動自發自覺的行動。提高執行力就要“誠實做人,認真做事”。做人要有一個做人的標準,做事也要有一個做事的原則。執行能力有差距,究其原因,就是一個態度問題,一個責任感強不強的問題,一個做人是否誠實、做事是否認真的問題。
1、要時刻牢記執行工作,沒有任何借口,要視服從為美德;工作中無小事,工作就意味著責任,無論在任何崗位,無論做什么工作,都要懷著熱情、激情、帶著情感去做,而且要竭盡全力、盡職盡責地做好。對待工作,從來不說不行,明知困難重重,也要堅決去執行。別人不會干的,你能干,別人會干的,你更會干。
2、提高執行力就要以身作則不怕困難,在工作中要想提高執行力,就要以身作則,不怕困難。一是遇到困難不找借口。找借口只能暫時逃避困難和責任。要增強責任意識,有勇氣面對困難,有毅力解決困難,只為成功想辦法,不為失敗找理由。二是注意細節,大的事業往往是由件件具體的小事做成的。抓細節就是抓落實,抓細節就是抓質量,抓細節就是抓效益。在工作中要做到事事有人辦,件件有著落,有布置、有檢查、有標準、有時限。三是凝聚力,培養團隊精神。團結出凝聚力,團結出戰斗力,團結出生產力,提高思想境界,加深理解力,增強責任意識,加大執行力。
3、提高執行力就要更新觀念加強學習,日常工作中,我們在執行某項制度時,總會遇到一些問題。而對待問題有兩種選擇。一種是不怕問題,想方設法解決問題,千方百計消滅問題,結果是圓滿完成任務;一種是面對問題,一等莫展,不思進取,結果是問題依然存在,任務也不會完成。反思對待問題的兩種選擇和兩個結果,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問到,同是一項工作,為什么有的人能夠做得很好,有的人卻做不到呢?關鍵是一個思想觀念認識的問題。我們也常說,觀念決定思路,思路決定出路。觀念轉、天地寬,觀念的力量是無窮的。實踐證明,有什么樣的思想觀念,就有什么樣的工作效果。只有轉變觀念,解放思想,單位才能始終保持快速發展,才能始終充滿蓬勃旺盛的精力。
4、我們要認識到,任何一個單位的發展,不僅僅是戰略決策,經營規劃等等,更重要的是管理人員的執行能力。對待日常工作,不要總是找借口,要從自身出發,不斷加強學習更新觀念,不斷分析認識提高自己,改變不執行不作為的不良習慣,自動自發地做好本職工作。提高執行力就要認識到沒有最好、只有更好,當一個人在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,受到表彰獎勵時,總是說,我做得還不夠,還要繼續努力,爭取更大的成績。這是一種戒驕戒躁和誠實謙虛的表現,但也同時說明了一個道理,那就是,無論干什么工作,做什么事,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但絕不是最終的,只能算是階段性的勝利。還要再接再厲,好上加好。
5、縱觀同行業兄弟單位,我們還有差距,我們的擔子還很重,路也很長,我們還沒有驕傲的資本,也正因為我們沒有驕傲,才會更加務實地工作,更加科學地決策,更加積極主動地努力工作,提高執行力,加強社會競爭力。學習才能得到精彩語句,管理是盯出來的,技能是練出來的,潛力是逼出來的,辦法是想出來的;沒有錯不錯,只有好不好;沒做好就是沒做好,沒有任何借口;不要辛勤勞苦的忙碌,而要正確高效的管理;成功者經常改變方法而不是改變目標,失敗者經常改變目標而不改變方法,這句話很有哲理。
總之,執行力是單位的核心競爭力。面對市場競爭的大氣候,我們要想立于不敗之地,就必須要提高執行力,精心打造這一核心競爭力,使單位做到穩步發展。